兒子去美國留學,畢業後定居美國。還給我找了個洋媳婦蘇珊。如今,小孫子托比已經3歲了。今年夏天,兒子為我申請了探親簽證。在美國待了三個月,洋媳婦蘇珊教育孩子的方法,令我這個中國婆婆大開眼界。
不吃飯就餓著
每天早上,托比醒來後,蘇珊把早餐往餐桌上一放,就自顧自地忙去了。托比會自己爬上凳子,喝牛奶,吃麵包片。吃飽後,他回自己的房間,在衣櫃裡找衣服、鞋子,再自己穿上。畢竟托比只有3歲,還搞不清楚子的正反面,分不清鞋子的左右腳。有一次托比又把褲子穿反了,我趕緊上前想幫他換,卻被蘇珊制止了。她說,如果他覺得不舒服,會自己脫下來,重新穿好;如果他沒覺得有什麼不舒服,那就隨他的便。那一整天,托比反穿著褲子跑來跑去,蘇姍像沒看見一樣。
又一次,托比出去和鄰居家的小朋友玩,沒多大會就氣喘吁吁地跑回家,對蘇珊說:「媽媽,露西說我的褲子穿反了,真的嗎?」露西是鄰居家的小姑娘,今年5歲。蘇姍笑著說:「是的,你要不要換回來?」托比點點頭,自己脫下褲子,仔細看了看,重新穿上了。從那以後,托比再也沒穿反過褲子。
我不禁想起,我的外孫女五六歲時不會用筷子,上小學時不會繫鞋帶。如今在上寄宿制初中的她,每個週末都要帶回家一大堆髒衣服呢。
一天中午,托比鬧情緒,不肯吃飯。蘇珊說了他幾句,憤怒地小托比一把將盤子推到了地上,盤子裡的食物灑了一地。蘇姍看著托比,認真地說:「看來你確實不想吃飯!記住,從現在到明天早上,你什麼都不能吃。」托比點點頭,堅定地回答:「Yes!」我在心裡暗笑,這母子倆,還都挺倔!
下午,蘇珊和我商量,晚上由我做中國菜。我心領神會,托比告別愛吃中國菜,一定是蘇珊覺得托比中午沒好好吃飯,想讓他晚上多吃點兒。
那天晚上我施展廚藝,做了托比最愛吃的糖醋裡脊、油悶大蝦,還用意大利麵做了中國式的涼麵。托比最喜歡吃那種涼麵,小小的人可以吃滿滿一大盤。
開始吃晚飯了,托比歡天喜地地爬上凳子。蘇珊卻走過來,拿走了他的盤子和刀叉,說:「我們已經約好了,今天你不能吃飯,你自己也答應了的。」托比看著面容嚴肅的媽媽,「哇」地一聲在哭起來,邊哭邊說:「媽媽,我餓,我要吃飯。」「不行,說過的話要算數。」蘇珊毫不心軟。
我心疼了,想替托比求情,說點好話,卻見兒子對我使眼色。想起我剛到美國時,兒子就跟我說,在美國,父母教育孩子時,別人千萬不要插手,即使是長輩也不例外。無奈,我只好保持沉默。
那頓飯,從始至終,可憐的小托比一直坐在玩具車裡,眼巴巴地看著我們三個大人狼吞虎嚥。我這才明白蘇珊讓我做中餐的真正用意。我相信,下一次,托比想發脾氣扔飯碗時,一定會想起自己餓著肚子看爸爸媽媽和奶奶享用美食的經歷。餓著肚子的滋味不好受,況且還是面對自己最喜愛的食物。
臨睡前,我和蘇珊一起去向托比道晚安。托比小心翼翼地問:「媽媽,我很餓,現在我能吃中國面嗎?」蘇珊微笑著搖搖頭,堅決地說:「不!」托比嘆了口氣,又問:「那等我睡完覺睜開眼睛時,可以吃嗎?」「當然可以。」蘇珊溫柔地回答。托比甜甜地笑了。
大部分情況下,托比吃飯都很積極,他不想因為「罷吃」而錯過食物,再受餓肚子的苦。每當看到托比埋頭大口大口地吃飯,嘴上臉上粘的都是食物時,我就想起外孫女。她像托比這麼大時,為了哄她吃飯,幾個大人端著飯碗跟在她屁股後面跑,她還不買賬,還要談條件:吃完這碗買一個玩具,再吃一碗買一個玩具……
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這身
有一天,我們帶托比去公園玩。很快,托比就和兩個女孩兒玩起了廚房遊戲。塑料小鍋、小鏟子、小盤子、小碗擺了一地。忽然,淘氣的托比拿起小鍋,使勁在一個女孩兒頭上敲了一下,女孩兒愣了一下,放聲大哭。另一個女孩兒年紀更小一些,見些情形,也被嚇得大哭起來。大概托比沒想到會有這麼嚴重的後果,站在一旁,愣住了。
蘇珊走上前,開清了事情的來龍去脈後,她一聲不吭,拿起小鍋,使勁敲到托比的頭上,托比沒防備,一下子跌坐在草地上,哇哇大哭起來。蘇珊問托比:「疼嗎?下次還這樣嗎?」托比一邊哭,一邊拚命搖頭。我相信他以後再也不會這麼做了。
托比的舅舅送了他一輛淺藍色的小自行車,托比非常喜歡,當成寶貝,不許別人碰。鄰居小姑娘露西是托比的好朋友,央求托比好幾次,要騎他的小車,托比都沒答應。
一次,幾個孩子一起玩時,露西趁托比不注意,偷偷騎上小車,揚長而去。托比發現後,氣憤地跑來向蘇珊告狀。蘇珊正和幾個孩子的母親一起聊天喝咖啡,便微笑著說:「你們的事情自己解決,媽媽可管不了。」托比無奈地走了。
過了一小會兒,露西騎著小車回來了。托比看到露西,一把將她推倒在地,搶過了小車。露西坐在地上大哭起來。蘇珊抱起露西,安撫了她一會兒。很快,露西就和別的小朋友興高采烈地玩了起來。
托比自己騎了會車,覺得有些無聊,看到那幾個孩子玩得那麼高興,他想加入,又覺得有些不好意思。他蹭到蘇珊身邊,嘟囔道:「媽媽,我想跟露西他們一起玩。」蘇珊不動聲色地說:「那你自己去找他們啦!」「媽媽,你陪我一起去。」 托比懇求道。 「那可不行,剛才是你把露西弄哭的,現在你又想和大家玩,就得自己去解決問題。」
托比騎著小車慢慢靠近露西,快到她身邊時,又掉頭回來。來回好幾次,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托比和露西又笑逐顏開,鬧成了一團。
管教孩子是父母的事
蘇珊的父母住在加利福尼亞州,聽說我來了,兩人開車來探望我們。家裡來了客人,托比很興奮,跑上跑下地亂竄。他把玩沙子用的小桶裝滿了水,提著小桶在屋裡四處轉悠。蘇珊警告了她好幾次,不要把水灑到地板上,托比置若罔聞。最後,托比還是把水桶弄倒了,水灑了一地。興奮的小托比不覺得自己做錯了事,還得意地光著腳丫踩水玩,把褲子全弄濕了。我連忙找出拖把準備拖地。蘇珊從我手中搶過拖把交給托比,對他說:「把地拖幹,把濕衣服脫下來,自己洗乾淨。」托比不願意,又哭又鬧。蘇珊二話不說,直接把他拉到貯藏室,關了禁閉。聽到托比在裡面發出驚天動地的哭喊,我心疼壞了,想進去把他抱出來。托比的外婆卻攔住我,說:「這是蘇珊的事。」
過了一會兒,托比不哭了,他在貯藏室裡大聲喊:「媽媽,我錯了。」蘇珊站在門外,問:「那你知道該怎麼做了嗎?」「我知道。 」蘇珊打開門,托比從貯藏室走出來,臉上還掛著兩行淚珠。他拿起有他兩個高的拖把吃力地把地上的水拖乾淨。然後,他脫下褲子,拎在手上,光著屁股走進洗手間,稀里嘩啦地洗起衣服來。
托比的外公外婆看著表情驚異的我,意味深長地笑了。這件事讓我感觸頗深。在很多中國家庭,父母管教孩子時,常常會引起「世界大戰」,往往是外婆外公護,爺爺奶奶攔,夫妻吵架,雞飛狗跳。
後來,我和托比的外公外婆聊天時,提到這件事,托比的外公說了一段話,讓我印象深刻。他說,孩子是父母的孩子,首先要尊重父母對孩子的教育方式。孩子雖然小,卻是天生的外交家,當他看到家庭成員之間出現分歧時,他會很聰明地鑽空子。這不僅對改善他的行為毫無益處,反而會導致問題越來越嚴重,甚至帶來更多別的問題。而且,家庭成員之間發生衝突,不和諧的家庭氛圍會帶給孩子更多的不安全感,對孩子的心理髮展產生不利影響。所以,無論是父輩與祖輩在教育孩子的問題上發生分歧,還是夫妻兩人的教育觀念有差異,都不能在孩子麵前發生衝突。
托比的外公外婆在家裡住了一週,準備回加利福尼亞了。臨走前兩天,托比的外公鄭重地問女兒:「托比想要一輛玩具挖掘機,我可以買給他嗎?」蘇珊想了想,說:「你們這次來,已經送給他一雙旱冰鞋作為禮物了,到聖誕節時,再買玩具挖掘機當禮物送給他吧!」
我不知道托比的外公是怎麼告訴小傢伙的,後來我帶托比去超市,他指著玩具挖掘機說:「外公說,聖誕節時,給我買這個當禮物。」語氣裡滿是欣喜和期待。
雖然蘇珊對托比如此嚴格,托比去卻對媽媽愛得不得了。他在外面玩時,會採集一些好看的小花或者他認為漂亮的葉子,鄭重其事地送給媽媽;別人送給他禮物,他會叫媽媽和他一起拆開;有什麼好吃的,也總要留一半給媽媽。
想到很多中國孩子對父母的漠視與冷淡,我不得不佩服我的洋媳婦。在我看來,在教育孩子的問題上,美國媽媽有很多值得中國媽媽學習的地方。
你纏繞著的眼眸深情 我尋覓你像蒸發的背影 紫鈴藤的微笑 迎風心事日生夜長 還記得嗎 你纏繞著的濃意 我親訪像夢幻的背影 我垂墜的心情搖曳 卻欣聞美麗的聲音 你折過一枝紫鈴藤 用那一抹粉柔的紫色 裝扮你年輕的情感 生命的水分 卻隨時間漸行漸遠 留下的只是空氣中一聲曾經的輕歎 還記得嗎你用紫色的花瓣編成花圈 憂鬱的花色 在你我的心中迴旋 還記得嗎你又將花瓣投入水中 作為對逝去愛情的祭奠 融化了顏色 你也就忘記了感動過的牽念 你我記得就是那柔媚的紫鈴藤啊!愛情的水分 化作淚水流乾了 但我從不抱怨芬芳留在你手中 絲絲縷縷一種靜靜的寬容與留戀 一串紫鈴藤堅強用高貴的微笑 當作青春愛情的紀念 愛情最折磨心的不是別離 而是感動的回憶 最親愛的人 最難忘記 因為還留下夢境 最浪漫的人 最難清醒 你我不信誰無情
2012年4月23日 星期一
令阿基師熱淚盈眶的獨家料理大公開!
以前他不屑做父親的菜,後來為了母親而重現父親的味道,阿基師首次公開與父母的深厚感情。他很感念自己的出身,讓他有豐富的情感體驗,才能設計出「讓人吃進心坎裡」的菜餚。
一身潔白的廚師服、整齊的領巾和廚師高帽,臉上掛著「零距離」的親切笑容,滿腹令人恍然大悟的烹調「偷呷步」,他是魅力橫掃男女老少的台灣名廚──「阿基師」,維多麗亞酒店行政總主廚鄭衍基。
複雜的父子情仇
現年55歲、踏入餐飲一行40年的阿基師,是個天生的廚師。從小他就發現自己的味覺特別敏銳,任何菜餚入口,他矇著眼都能解出其中的用料。加上血脈裡流著廚師的基因,阿基師的父親是福州菜師傅、舅舅是台菜師傅,從小耳濡目染更加深了他成為一名料理師傅的決心。
複雜的父子情仇只是一路走來,阿基師很遺憾地說,始終沒有得到父親的支持。
阿基師的父親是個嚴父,對於長子且自幼聰明的他有著高度的期待,期望他能好好讀書、出人頭地。
偏偏阿基師不愛讀書,喜歡下廚房,初中畢業那年,他決定踏上廚師一途,但身為廚師的父親卻極力反對,因為在那個年代,執起「三刀」(屠刀、剃刀、菜刀)討生活是屬於社會低層的工作。
最後是母親的極力遊說,父親才勉為其難答應。不過,父親不讓阿基師在自家開的餐廳學藝,而要他到別家餐廳去當學徒,對於兒子即將展開的新人生只送了三句話:「你自己選的,你自己要負責,回家不能唉喔(訴苦)。」
果真,學徒生涯的苦,阿基師默默咬牙忍過,好幾次帶著被燙傷、割傷的傷口回家,母親看了心疼掉淚,「父親都不屑看我一眼,」他搖著頭說。
真摰的母子情深
談起母親,阿基師有滿心的感念。
她一直是阿基師心中一股重要的力量,鼓勵他往前走。當年他決定放棄學業當廚師,若不是媽媽的支持,也許就沒有今日的「阿基師」。在廣東餐廳當學徒時,回到家媽媽總會適時地給予溫暖,讓他不至於孤軍奮戰。
阿基師回想母親在世的最後一段日子,她在醫院的加護病房躺了11個月。阿基師只要人在台灣,每天無論工作到半夜或凌晨,一定親自到母親床前,握著她的手跟她說說話。
「我對媽媽的懷念特別多,」去年她78歲辭世,阿基師至今無法釋懷,「我到現在每天晚上在靈前上香,都還會忍不住叫媽媽,」阿基師親切的笑臉突然不見了,眼眶泛紅。
為母親重現父親的味道
因為母親,讓阿基師更加認識自己的父親。
「老芋仔配小地瓜」是阿基師對父母的形容,母親出身彰化鄉下,17歲時戀上了35歲、來自大陸福州的父親,兩人私奔到台北組成家庭。
相差18歲,再加上父親傳統大男人的思想,雖然不時上演「打是情,罵是愛」的溝通戲碼,但父親對母親的疼愛之情,連孩子們都感受得到。
父親不僅經常煮「好料的」給母親吃,發生在阿基師5歲時的「難產事件」,更令他感動至今。
當時母親在醫院準備生第二胎,卻因為胎位不正,造成難產。生命危急之際,醫生衝出手術房問父親:「你要大人還是要小孩?」父親二話不說:「當然是要大人!」重男輕女的社會風氣,醫生好意提醒:「是查甫ㄟ(男孩)喔?」「查甫ㄟ有啥路用,又沒感情…」阿基師的父親堅持要保住母親的性命,所幸最後母子均安。
母親對父親的依戀很深,「父親當神」之後沒幾天,當時50多歲的母親也因身心過度勞累而中風了。
每當母親思念父親,就想吃他的拿手菜,以前根本不屑做父親的菜的阿基師,為了母親,重現父親的口味。
「爸爸的口味,是從媽媽嘴巴說出來的,」因為父親從未教過阿基師做菜,他只能憑過往的味覺經驗及料理知識,做出接近父親的味道,但有時會被母親「抓包」。
阿基師表示,他現在會去做一些「讓人吃進心坎裡」的懷舊料理,是來自母親的影響。「做菜是一種心靈的揣摩,」他認為,「食物如果沒有內涵,充其量只是把它煮熟、鹹淡對了而已。」
母親的愛讓他感受到深厚的家庭情感,加上小時候環境清苦,讓他看透人世百態,當了廚師之後反映在食物上的情感也比別人多一點。
阿基師的叔叔曾對他說,如果父親多活幾年看到他現在的成就,應該就不會反對他當廚師了。
阿基師不認為自己「有成就」,他笑說:「我只是選擇了自己喜歡做的事,然後把它做對,這種感覺很棒。」
【阿基師的家傳食譜】
●燕丸湯
阿基師特地加入母親喜愛的家鄉味──九層塔,母親原鄉的台灣味,融入父親原鄉的福州菜,是為人子女的一片心意。
●紅麴炸魚柳
●肉燥汁滷芽白菜口感細嫩又好消化的芽白菜,很適合牙口不好的銀髮長輩,加些麵線一起煮更增加飽足感。
採訪後記
紅遍台灣大街小巷的阿基師的專屬辦公室有多大?答案是1坪,而且就設在維多麗亞酒店的廚房內,這是他的堅持。
小小的辦公室裡,沒有任何豪華的配備,得獎無數的他不擺獎牌,唯一顯眼的裝飾,除了創世基金會及崇仁啟智院的感謝狀,就是牆上的這一幅對聯。
「在禁忌中要展現勁骨,於高天外能展現風格。」
這是《雍正王朝》戲中一名守糧倉官員的名言,當初阿基師為了抄這兩句話,還重播看了好幾次。這兩句話讓阿基師受益良多,因為他所擔任的職位,多的是搞七捻三、從中揩油的機會,他需要時時提醒自己。阿基師說每當心情沮喪時,他就會抬頭看一看對聯。
採訪進行中,阿基師的兩支手機每5分鐘就輪流響一次,最後一次一支還在講,另一支又響了,阿基師索性全部關機,並對於採訪被迫中斷頻頻道歉。
其實,我們很能理解他的忙碌。
阿基師不僅身兼維多麗亞酒店行政總主廚、電視台美食節目主持人、餐飲科系講師、暢銷作家、應接不暇的媒體邀約……還常到各地分享提升台灣料理水準的心得。
採訪接近尾聲,後面還有行程等著他。阿基師說話說到聲音都啞了,還能對著鏡頭開玩笑。我們心疼他的辛苦,他卻若無其事地笑說:「我不會累啦,我是天生的噹公啊聲(破銅爛鐵聲),這是我的特色。」天啊,如此親切又體貼的阿基師,教人如何不愛他!
一身潔白的廚師服、整齊的領巾和廚師高帽,臉上掛著「零距離」的親切笑容,滿腹令人恍然大悟的烹調「偷呷步」,他是魅力橫掃男女老少的台灣名廚──「阿基師」,維多麗亞酒店行政總主廚鄭衍基。
複雜的父子情仇
現年55歲、踏入餐飲一行40年的阿基師,是個天生的廚師。從小他就發現自己的味覺特別敏銳,任何菜餚入口,他矇著眼都能解出其中的用料。加上血脈裡流著廚師的基因,阿基師的父親是福州菜師傅、舅舅是台菜師傅,從小耳濡目染更加深了他成為一名料理師傅的決心。
複雜的父子情仇只是一路走來,阿基師很遺憾地說,始終沒有得到父親的支持。
阿基師的父親是個嚴父,對於長子且自幼聰明的他有著高度的期待,期望他能好好讀書、出人頭地。
偏偏阿基師不愛讀書,喜歡下廚房,初中畢業那年,他決定踏上廚師一途,但身為廚師的父親卻極力反對,因為在那個年代,執起「三刀」(屠刀、剃刀、菜刀)討生活是屬於社會低層的工作。
最後是母親的極力遊說,父親才勉為其難答應。不過,父親不讓阿基師在自家開的餐廳學藝,而要他到別家餐廳去當學徒,對於兒子即將展開的新人生只送了三句話:「你自己選的,你自己要負責,回家不能唉喔(訴苦)。」
果真,學徒生涯的苦,阿基師默默咬牙忍過,好幾次帶著被燙傷、割傷的傷口回家,母親看了心疼掉淚,「父親都不屑看我一眼,」他搖著頭說。
真摰的母子情深
談起母親,阿基師有滿心的感念。
她一直是阿基師心中一股重要的力量,鼓勵他往前走。當年他決定放棄學業當廚師,若不是媽媽的支持,也許就沒有今日的「阿基師」。在廣東餐廳當學徒時,回到家媽媽總會適時地給予溫暖,讓他不至於孤軍奮戰。
阿基師回想母親在世的最後一段日子,她在醫院的加護病房躺了11個月。阿基師只要人在台灣,每天無論工作到半夜或凌晨,一定親自到母親床前,握著她的手跟她說說話。
「我對媽媽的懷念特別多,」去年她78歲辭世,阿基師至今無法釋懷,「我到現在每天晚上在靈前上香,都還會忍不住叫媽媽,」阿基師親切的笑臉突然不見了,眼眶泛紅。
為母親重現父親的味道
因為母親,讓阿基師更加認識自己的父親。
「老芋仔配小地瓜」是阿基師對父母的形容,母親出身彰化鄉下,17歲時戀上了35歲、來自大陸福州的父親,兩人私奔到台北組成家庭。
相差18歲,再加上父親傳統大男人的思想,雖然不時上演「打是情,罵是愛」的溝通戲碼,但父親對母親的疼愛之情,連孩子們都感受得到。
父親不僅經常煮「好料的」給母親吃,發生在阿基師5歲時的「難產事件」,更令他感動至今。
當時母親在醫院準備生第二胎,卻因為胎位不正,造成難產。生命危急之際,醫生衝出手術房問父親:「你要大人還是要小孩?」父親二話不說:「當然是要大人!」重男輕女的社會風氣,醫生好意提醒:「是查甫ㄟ(男孩)喔?」「查甫ㄟ有啥路用,又沒感情…」阿基師的父親堅持要保住母親的性命,所幸最後母子均安。
母親對父親的依戀很深,「父親當神」之後沒幾天,當時50多歲的母親也因身心過度勞累而中風了。
每當母親思念父親,就想吃他的拿手菜,以前根本不屑做父親的菜的阿基師,為了母親,重現父親的口味。
「爸爸的口味,是從媽媽嘴巴說出來的,」因為父親從未教過阿基師做菜,他只能憑過往的味覺經驗及料理知識,做出接近父親的味道,但有時會被母親「抓包」。
阿基師表示,他現在會去做一些「讓人吃進心坎裡」的懷舊料理,是來自母親的影響。「做菜是一種心靈的揣摩,」他認為,「食物如果沒有內涵,充其量只是把它煮熟、鹹淡對了而已。」
母親的愛讓他感受到深厚的家庭情感,加上小時候環境清苦,讓他看透人世百態,當了廚師之後反映在食物上的情感也比別人多一點。
阿基師的叔叔曾對他說,如果父親多活幾年看到他現在的成就,應該就不會反對他當廚師了。
阿基師不認為自己「有成就」,他笑說:「我只是選擇了自己喜歡做的事,然後把它做對,這種感覺很棒。」
【阿基師的家傳食譜】
●燕丸湯
阿基師特地加入母親喜愛的家鄉味──九層塔,母親原鄉的台灣味,融入父親原鄉的福州菜,是為人子女的一片心意。
材料:燕皮、鴨肉、五花肉、雞蛋、九層塔、芹菜
調味料:醬油、麻油、胡椒粉、紹興老酒、魚露
做法:
1.燕皮切絲。(燕皮是用肉漿研磨成的薄片,傳統的南北貨市場有售。)
2.肉漿:使用五花肉及鴨肉各半,五花肉攪碎,鴨肉去皮切成約2公分長、0.5公分的長條狀,再加點家鄉味的醬油及胡椒粉、麻油、雞蛋。切記不要加澱粉,否則丸子會變硬,口感較差。
3.燕皮絲裹肉漿先蒸5分鐘。
4.先將不宜高溫久煮的九層塔末及芹菜末放入碗中,再加入一點點胡椒粉、香油、幾滴紹興老酒、魚露、少許醬油調味。
5.鍋中的清水煮溫即可放入丸子,注意不要開大火以免湯汁混濁,約煮1分鐘即可起鍋,連湯汁一起舀入碗中。
●紅麴炸魚柳
材料:無刺的魚、紅麴、麵粉
調味料:薑、酒、發粉、食用油
做法:
1.任何無刺的深海魚或淡水魚皆可,切成條狀後,加入紅麴、薑及酒醃漬。
2.以麵粉、少量的發粉(可使炸物顏色漂亮)、及一點點油(使炸物更脆口)加水調製成裹粉。
3.裹粉的濃度以裹得住魚條即可,但不要太濃稠。
4.預熱油鍋溫度約160度。測試方法:拿支竹籤沾水插入油鍋中,若尾端冒出細微的氣泡,溫度就對了。
5.將魚條沾滿裹粉,放入油鍋中炸約2分鐘,並不停翻動魚條使上色均勻。
6.開大火搶油並持續翻動,約20秒即可撈起。
●肉燥汁滷芽白菜口感細嫩又好消化的芽白菜,很適合牙口不好的銀髮長輩,加些麵線一起煮更增加飽足感。
材料:肉燥汁、芽白菜
調味料:紹興老酒、鹽巴、香油
做法:
1.使用一般的肉燥汁即可。若想自己做,可使用五花肉末加入紅蔥酥、五香粉一起滷約2.5~3個小時,別急著下鹽巴,只需先放一點點醬油去滷到肉燥軟嫩時,再來決定最後要加入多少醬油和鹽巴。
2.先將芽白菜汆燙(可減少寒性)後,再放入鍋中加水煨熟。
3.放入肉燥汁、一點紹興老酒,再依個人口味加入少許鹽巴,起鍋前滴幾滴香油即可。食譜設計及示範:鄭衍基場地提供:維多麗亞酒店
採訪後記
紅遍台灣大街小巷的阿基師的專屬辦公室有多大?答案是1坪,而且就設在維多麗亞酒店的廚房內,這是他的堅持。
小小的辦公室裡,沒有任何豪華的配備,得獎無數的他不擺獎牌,唯一顯眼的裝飾,除了創世基金會及崇仁啟智院的感謝狀,就是牆上的這一幅對聯。
「在禁忌中要展現勁骨,於高天外能展現風格。」
這是《雍正王朝》戲中一名守糧倉官員的名言,當初阿基師為了抄這兩句話,還重播看了好幾次。這兩句話讓阿基師受益良多,因為他所擔任的職位,多的是搞七捻三、從中揩油的機會,他需要時時提醒自己。阿基師說每當心情沮喪時,他就會抬頭看一看對聯。
採訪進行中,阿基師的兩支手機每5分鐘就輪流響一次,最後一次一支還在講,另一支又響了,阿基師索性全部關機,並對於採訪被迫中斷頻頻道歉。
其實,我們很能理解他的忙碌。
阿基師不僅身兼維多麗亞酒店行政總主廚、電視台美食節目主持人、餐飲科系講師、暢銷作家、應接不暇的媒體邀約……還常到各地分享提升台灣料理水準的心得。
採訪接近尾聲,後面還有行程等著他。阿基師說話說到聲音都啞了,還能對著鏡頭開玩笑。我們心疼他的辛苦,他卻若無其事地笑說:「我不會累啦,我是天生的噹公啊聲(破銅爛鐵聲),這是我的特色。」天啊,如此親切又體貼的阿基師,教人如何不愛他!
訂閱:
文章 (Atom)
{蝶古巴特}-2014胚體目錄
{蝶古巴特}-胚體目錄
-
Q. 請問我在外接硬碟(500GB-可使用空間418GB)下使用Adobe Photoshop CS3,儲存檔案時,出現暫存磁碟已滿,不能儲存在外接硬碟內,是何原因?請回音,謝謝。 已試過在D槽下作業,再存至外接硬碟也不行,出現暫存磁碟已滿。 A. 這是在警告你,系統硬碟...
-
History Mystery 歷史的謎團 Have a history teacher explained this----- if they can. 如果能夠的話, 歷史老師會解釋這些嗎? 亞伯拉罕‧林肯 約翰‧甘迺迪 安德魯‧詹森 林登‧詹...
-
●--------------------------------------●-------------------------------------● 04 鄭吉欽 ●--------------------------------------●-...